2022年,注定是非比寻常的一年,我们在错综复杂的经济形势以及新冠疫情带来的严峻考验中,迎来了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迎来了国家疫情管控全面放开,迎来了学校创建综合性大学、推进事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时刻。作为二级学院主要负责人,在上级领导和同事们的大力支持下,本人始终坚持底线思维和问题导向,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努力推进学院工作不断前进。现对2022年工作情况进行述职,具体内容如下:
一、在思想政治方面
2022年,本人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二十大和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积极参加集中学习,参加了湖北省委党校为期2月的集中培训、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网络培训班、学校中层干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集中培训班等;主动坚持自学,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知原意,原原本本、逐字逐句研读党的二十大报告和党章。在学习中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工作方法和业务能力,坚定捍卫“两个确立”,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始终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本职工作自觉放到党和国家的全局中思考和谋划,切实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二、在工作履职方面
1、坚持人民至上,扎实开展下察解暖实践活动。本年度,学院共计开设149门课程,没有出现1例教学事故;开展学业清理,发出27份学业警示;组织开展教师业务能力提升工程,持续开展教师“以老带新”活动,组织院级教师教学创新大赛,选派20人次教师参加工程教育认证、专业建设、研究生导师培训等线上学习活动,持续开展本科教育思想大讨论活动,树立教师OBE教学理念,组织教师参加2022年优秀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方案评选,并获得一等奖1项;扎实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师生关注的9个问题实现全部解决、全部满意。
2、坚持守正创新,积极开展人才培养改革与研究。本年度,化工专业获批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食科专业认证申请成功获批。申报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9项,已获批5项,结题3项。申报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16项。获批校级教研项目7项,结题12项;立项校级特色教材建设项目1项,出版教材3部,发表教研论文4篇;完成课程数字化建设5门,自建课程2门;组织申报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校级6门,获批立项建设6门,通过验收3门;组织开展了2023级硕士研究生招生夏令营、招生宣传、初试命题等工作,结题校级研究生质量工程项目1项。
3、坚持学科引领,强化学生创新创业训练。本年度,学生学科竞赛成绩斐然。获得国家奖励14项:全国大学生生命学科竞赛(2022年,探究类)二等奖1项,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竞赛(2022年,创新创业类)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7项;获得“天正杯”第十六届全国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获得省级奖励4项:获得第九届“学创杯”全国大学生创业综合模拟大赛湖北省选拔赛二等奖1项;2022年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湖北省选拔赛三等奖;2022年湖北省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银行”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1项;2022年中南地区高校化工原理大赛暨第五届全国大学生化工实验大赛中南赛区选拔赛三等奖1项;成功举办第一届“i襄阳酱香杯”酒体设计大赛暨第七届“湖北省大学生酒体设计大赛”校内选拔赛。师生共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取得新进展,逐步组建起智微园大学生科技服务团、“科普助菌梦,食化先锋行”科普志愿服务团、X Power Plus创新团队、精细化工与药物设计创新团队等20余个团队,完成34个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立项,学生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23篇,其中SCI 1篇,中文核心21篇;智微园大学生科技服务团荣获校级青年五四奖章集体。
4、坚持立德树人,始终如一打造育人品牌。本年度,学生2022年考研录取41人,录取率28.27%继续保持全校第一;2023年考研报考率80%;获得2021年度寒假返家乡志愿服务活动优秀组织单位,185人受到学校表彰;2022年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获得1项校级二等奖。学生党建工作推陈出新,在全面推进“135工程”、持续开展“春风行动”学业帮扶活动的基础上,以喜迎二十大为主线,持续开展党员示范月活动、喜迎二十大,喜庆二十大专题活动。评选出的一批党员示范寝室、党员优秀读书笔记,在全院起到良好带头模范作用。获得校级优良学风班1个、文明班级1个、文明寝室4个、校长奖学金2人;倡导人人有一项运动技能,组建了10个运动俱乐部。
5、坚持顶天立地,苦练科研与服务地方内功。本年度,学院获批国家级项目3项(国家自科基金青年项目2项、科技部“中韩青年科学家交流计划”中国青年科学家赴韩工作交流项目1项),省级项目6项(湖北省自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湖北研究院一般项目1项、湖北省科技厅引智项目外国专家项目1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指导计划项目3项),教育厅项目2项(青年项目1项、指导性项目1项),襄阳市科技计划项目6项、后补经费项目3项,襄阳市生态环境局项目1项,成果转化4项;组织申报2项2022年湖北省科技奖,获得湖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发表科研论文55篇,其中SCI收录22篇、CSCD核心论文11篇、中文核心论文22篇;出版专著2部;授权发明专利7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襄阳地方标准编制项目获批2项;获批襄阳市企校联合创新中心4个;年度新增2名省级“三区人才”专家,1位省级“科技副总”专家,4名省级“院士专家企业行”专家。
6、坚持内涵发展,积极推进学科建设。本年度,根据学校统一部署,组织完成了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两个学硕点的申报准备工作;实施并完成了“食品科学与现代康养”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2022年度建设任务;进一步围绕学科建设招博引才,引进学术带头人1名,第二层次博士2名,其中与企业联合引进“双聘博士”1名。
7、坚持开放办学,强化办学资源募集能力。本年度,学院坚定不移走校企协同育人之路,新建校企产教融合基地5个;积极开拓社会捐赠募集途径,获得229万捐赠资金。
三、在廉洁自律方面
作为执行院长,我时刻加强自身思想淬炼,切实提高政治素质,增强斗争本领,真正做到忠诚坚定、忠实履职、敢于善于斗争。带头遵守各种规章制度,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在工作中自觉强化廉洁意识,严以律己,永葆敬畏之心,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自觉抵制不正之风,始终保持廉洁勤勉本色。
四、在个人业务方面
本年度,本人承担了《生物分离工程》、《毕业论文(设计)》教学任务;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项目1项,结题省级教研项目和教育部产学合作项目各1项;立项特色教材建设项目1项,主编出版教材2部,指导学生学科竞赛获省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科研方面,获批襄阳市地方标准建设项目1项,横向课题3项,到账经费22.8万,发表CSCD核心论文1篇。
五、存在不足
1、科技成果奖、教学成果奖、成果转化、横向经费、一流课程、产业学院等重点工作推进措施不力、成效不显。
2、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两个学科发展速度不快、发展不平衡、建设成效不显著。尤其是食品学科,在省部级及以上课题立项、发明专利授权、高水平论文、省部级人才项目等方面进展缓慢,差距较大。
3、科技创新团队的培育和打造成效不显,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进入瓶颈期。
改进措施:坚持问题导向和项目化运作,进一步加强工作谋划;按学科发展需要精准引人、按团队建设需要个性引才,加大科技创新团队的建设力度;进一步出台激励措施,引导教师多出成果、出好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