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工作分为两个阶段,5月份前分管学科和研究生教 育工作,5月份以后主持学院全面工作。在校院两级党委的正确 领导下,在全体教职员工的努力拼搏下,学院人才培养、科学研 究及服务地方、学科建设工作,取得了一些进展、获得了一些突 破。下面就一年来工作总结如下:
一、思想政治学习方面。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及历次全会精神,做到深思笃学, 入脑入心,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深刻,自身政治 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得到全面提高。结合本年度全 国上下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和参加省委党校专题培训班 学习,我更加深刻理解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 丰富内涵,进一步坚定了对党忠诚不负人民的理想信念,更加坚 信唯有实干苦干方能不负学校党委和全院教职工的重托。通过在 浙江大学参加新晋干部专题辅导班和全校干部大会等活动,更加 深刻领会了学校在创建综合性大学和逐梦博点的关键时期所面 临的机遇于调整,更加清晰了学院在学校高质量发展中应该展现 的担当和作为,更加清晰了当前阶段自身所面临的责任之重大。
二、业务工作方面。本年度围绕学校党政工作要点狠抓落实, 圆满完成了年度工作任务,学院高质量发展后劲更充足。 (1) 学院党建引领学院事业高质量发展的举措更加具体,班子分工更加明确,民主集中制和党政联席会会议制度贯彻落实更加有效。 (2)学院人才培养能力和培养成效更具特色,本年度学院新增 研究生入校13人,2023级研究生专业实践、开题等工作教育教 学工作稳步开展,《食品工程原理》课程入选省级一流课程,教 师发表教研论文13篇,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新增立项 13 项,教育部就业育人项目新增立项20项,新增获批校级教研 项目6项,学院教学工作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 估。学院学生工作亮点纷呈,2023级学生胡宋敏获评中国大学 生自强之星、湖北文理学院青年五四奖章。学生获得省部级以上 学科竞赛40项,其中获得国家级19项,学生为第一作者发表论 文19篇,其中SCI 收录论文7篇,中文核心12篇。学生创新实 践能力持续提升。普通本科考研录取率24.52%,其中985/211 院校占比35.89%。(3)学院科学研究及服务地方成效受到一致 好评,本年度获批国家级项目5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 2项、国家重点研发项目子项目2项,国家级外国专家项目1项); 省级项目5项(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湖北省自然科学 基金创新发展联合基金1项、省自然基金指导性项目1项、化学 化工联合会指导性项目2项);实施成果转化项目5项。组织申 报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其中3项获通过评审获奖(中国发明协 会二等奖1项、中国商业联合会二等奖2项);全院发表科研论 文78篇(其中SCI 收录39篇、 EI2 篇、CSCD 论文8篇、中文核 心16篇);授权发明专利10项,制定地方标准2项;组织省部级项目结题5项;本年度共计到账经费567.28万(其中纵向190.1 万、横向364.28万,成果转化到账12.9万元)。新增获批科研 平台2个(湖北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 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目1个)。选派48人次下基层开展 科技服务,其中三区人才2人、院士专家企业行5人、科技副总 3人、县市区科技特派员19人次、“三进”下基层19人次。(4) 学院学科建设内涵实现新突破,学科发展影响力受到广泛关注。 “食品科学与现代康养”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年度建设任务圆满 完成,学科群特色研究方向“乳酸菌种质资源挖掘与高效利用” 学科团队,获批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科技创新团队计划项 目,年度成功引进 E1 层次博士3人,成功承办“第十三届湖北 植物生物学大会”,吸引了来自湖北省内20家高校和科研院所 158人参会,学科影响力获得实质性提升。
三、个人业务工作方面。本年度,承担本科生《有机化学》、 《有机化学实验》和《毕业论文(设计)》等课程的教学任务; 指导研究生1名。开展横向合作课题2项,到账经费48万元, 发表论文3篇,其中SCI 论文2篇、获批发明专利授权2项。
四、廉洁自律方面。参加工作以来,我始终坚持廉洁自律, 坚持清正廉洁本色。自觉遵守党员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各项规定, 坚持“忠诚、干净、担当”,守好精神家园和政治底线,严格修 身律己,切实做到讲政治、守规矩、有作为,永葆共产党员政治 本 色 。
2025年度工作计划
2025年是学校创建综合性大学、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 年,学院将紧紧依托“食品科学与现代康养”省级优势特色学科 群,统筹推进一流学科、 一流专业、 一流课程、 一流师资建设, 力争在以下方面取得突破和重大进展:
1、全面加强学院党的建设工作,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 用和先锋带头效应。推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历次全会精 神入脑入心,将党的理论创新和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转化为全院 师生奋进新时代、推动新发展的思想主动和行动自觉。
2、全力做好学校党委第四轮巡察学院党委发现问题的立行 立改和长效落实,对巡察中发现的问题逐个对照销号,建章立制。
3、积极推进工程教育认证工作。紧盯工程教育认证工作动 态,积极稳妥推进食品、化工专业认证的自评、自建工作,推动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自评报告》顺利通过认证机构审查,力争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2025年认证申请成功获批。
4、抓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抓牢人才培养质量生命线。全 面落实本科生导师制,2025上半年和下半年各召开全员导师制大 会1次,参加学生座谈会不少于6次,参与青年教师听课评课不少 于10次。
5、加强教学研究与教学改革。积极组织学院教职工申报各级各类教研、教改项目,力争获批省级教研项目1项、获得学校 优秀教学成果奖1-2项。加强学院教学团队建设,进一步规范实 验室运行管理、课程档案管理、教学科研项目管理和其他日常管 理工作。持续推进酿酒技术产业学院建设,抢抓智慧化工产业学 院建设机遇,积极推动开放办学,做实地校协同育人工作。
6、加强研究生的招生宣传、复试和培养工作。建立研究生 工作站1-3个,获批研究生质量工程项目3-5项,研究生获得国家 级学科竞赛奖2项以上,力争学院新增研究生20人以上。
7、加强食品与营养、化学、食品科学与工程等硕士点建设 力度,聚焦落实好人才、成果、项目的谋划布局;积极推动专业 改造和新增专业建设,成立专业改造专班,推动工作见效。
8、加强学术交流,激发内生动力,配齐“一企一团队”, 制度化常态化开展入企服务工作。力争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 获得省部级科技成果奖2项,学院年度到账经费达到650万,高水 平成果突破100项,涉农团队在服务农高区建设上取得新成效, 襄阳牛肉面等特色研究科技平台获得省市立项建设。
9、完成“食品科学与现代康养”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建设 任务,邀请来校外国专家不少于4位,国内知名学者不少于10人。 办好湖北省应用化学年会,筹办国际会议1次;硕士学位点专项 审核年度指标圆满完成。